我们在分析研究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时候,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背景性的认知:
1.互联网艺术金融是一个理论前沿与前沿实践高度融合为一体的新兴业态。这个业态虽然也有一些进展,但是目前还是一个很幼稚的状态,甚至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非常规范与成功的案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还要花很大的力气去研究呢?就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艺术电商的发展,我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前景,或者发展的机遇。
2.我们不能孤立地就互联网艺术金融而互联网艺术金融,而应将其放入大的环境与框架中去研究。可以用三句话来看它与大环境的关联:第一,艺术金融的发展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发展的结果;第二,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市场需求与互联网应用推动的结果;第三,艺术品金融、艺术电商与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结构及治理水平的不断发展。这是我们看到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一个大框架。
3.我们的研究分析是建立在“三、三、三”框架基础之上的研究。第一个“三”,是指研究互联网艺术金融三个最为前沿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中国艺术金融的前沿发展;第二个维度是互联网艺术金融与艺术电商的前沿发展;第三个维度是新常态下金融业及新形势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前沿发展趋势。第二个“三”,是指研究互联网艺术金融的三个技术支撑:大数据技术支撑;云服务技术支撑;移动通讯技术支撑,特别是终端技术进步的支撑。第三个“三”,是指三个业务支持:信用技术发展;支付技术进步;监管技术的创新。
为什么需要互联网艺术金融?
1.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逻辑性的基本认识
(1)艺术品的资源特性决定了艺术金融是一种特种金融服务,互联网艺术金融是在互联网机制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与方法的特种金融服务。
(2)艺术资源的特性,使我们意识到必须要建构新的价值链来推动其价值挖掘、价值发现、价值整合与价值实现,已有的价值经济学不能解决艺术金融及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大量问题,我们需要平台化创新。
(3)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也不可能孤立发展,它需要产业生态的支撑。其中,艺术电商是这种业态支撑的产业基础,是牵引拉动者;互联网金融是驱动者。
(4)互联网艺术金融的特性正在转变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惯性思维与定势,挖掘与创造更为个性化的需求。
2.互联网基础设施与艺术电商的快速发展正在建构互联网艺术金融快速发展的基础
(1)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在消费电商的推动下,互联网基础设施从物理的、信息的到支付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2)艺术电商的快速发展及其规模的不断拓展,使人们对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实际上,我们在艺术电商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金融服务的介入。
3.艺术金融发展的趋势
艺术金融的发展趋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需求,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
(1)从重融资、重收益向服务转变;
(2)从项目产品向平台支撑服务转变;
(3)从基于产品的过程服务向基于产业链的全程服务转变;
(4)服务的方式由点对点到点对多、多对多转变;
(5)服务的核心由资金向信用、向数据信息方向转变;
(6)实现的路径由“平台化+需求”,向“平台化+互联网+需求”的方向转变。
这些重要的方向转变,都从艺术金融发展的内在驱动上推动互联网艺术金融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4.艺术电商有待规模化发展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就是因为艺术电商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忙于在互联网平台上打通一、二级市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没有被关注、没有深度的挖掘。即使有相应的需求与关注,艺术金融综合化平台的建构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支撑性服务。我们现在虽然有一些电商的平台在尝试性地做综合平台服务和支撑,但是这种支撑服务是非常初级的,这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最大的现状。据估算,当艺术电商的规模进一步提升至数千亿规模这一域值时,互联网艺术金融与艺术电商的耦合效应会大规模出现,互联网艺术金融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5.科技是支撑但不是一切,行业经验越来越金贵
在互联网艺术金融、艺术电商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声音认为“科技决定论”,认为有科技就可以把产业做大。事实上,在艺术领域,很多行业经验可以逐步地知识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但是,也有不少的行业经验不能知识化,更不可能规范化、标准化,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艺术科技,尽量多的解决艺术行业经验的知识化、科学化问题;但同时,也要警惕一种倾向:科技决定论,认为科技可以解决艺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从而忽视了艺术行业经验的特殊性,给艺术产业的发展带来误导,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强调艺术金融的发展是一种特种金融服务的缘由,因为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太多的风险控制,是依赖于行业经验的积累,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的积累,那么整个风险的识别、风险的管理就成为无源之水。
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的关键点
1.信用管理
(1)信用管理是贯穿互联网艺术金融的核心,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2)征信是信用管理的抓手和突破口。如何抓信用管理,首先抓征信。(3)大数据及其技术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征信的重要手段与支撑,特别是一些新的前沿技术,如大数据画像技术等,都是征信发展的重要技术保证。
2.风险识别与监管
(1)信用管理体系的建构是风险识别与管理的基础;
(2)行业经验是风险识别的重要依据;
(3)监管体系的技术保障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
总之,需要建立与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相适配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
3.数据服务
从资本资金、到信用、到数据这些服务内容的变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主要包括:
(1)数据征信产品;(2)咨询顾问产品;(3)行业分析产品;(4)公共资讯产品。
这是数据服务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4.客户管理
(1)以客户为中心;
(2)精准管理,强调技术的支撑保障;
(3)体验性管理,重视客户的业务体验与产品体验;
(4)利用互联网手段与工具实施管理,如以社区、粉丝来黏着与维护管理用户,增加用户的粘合度,这都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
5.平台支撑
就是要打通这两个大的目标:(1)满足需求个性化;(2)提供的服务综合化。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平台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地深化。概括来讲,中国艺术品市场平台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的样态:
一是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平台样态。这是艺术品市场平台化发展的一个基础性业态,强调利用平台的公信力来实现对需求及资源的整合作用,通过交易鉴证与登记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通过提高信息对称程度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风险。同时,依托金融体系与市场支撑体系来不断拓展平台的业务能力。
二是艺术品市场综合交易平台样态。即在基础平台样态的基础上,平台的功能更多综合化、复杂化,运营更加专业化,平台的服务创新业态更加多元、动态,特别是更加强调平台的数据服务功能与教育功能。数据服务,即就是在大数据与云服务技术的推动下,提供更多市场指数、市场价格及市场动态等服务;教育功能,更多地是指风险、价值与知识的教育。
三是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样态。与以上两个平台样态功能与结构相比较,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更加强调综合服务,即功能的综合化、复杂化、专业化,并在新技术融合的支撑下,形成了以征信为抓手,信用管理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同时,强化了征信与信用管理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可以说,以上三个平台化样态的递进发展进化,是在新科技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市场发展需求与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平台在互联网艺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的建构,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系统与体系。
如果从系统与体系的层面,我们可以将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的基本框架概括为:
一是,平台的核心价值层,通过“四公”原则,即公开、公正、公平、公享来建构公信力,即共知、共享、共信,强调平台的生态化生存;
二是,通过征信来融合各金融业态:证券、银行、信托、保险、基础及新业态等;
三是,通过服务来聚合艺术品市场与产业的支撑体系:数据、征信、确权、鉴定、评估、集保、物流等;
四是,通过大数据与云服务来提供信息服务:市场指数、价格、动态及征信等;
五是,通过信用管理来提供信用服务:征信管理、信用管理及风险、价值、知识教育等;
六是,通过平台技术支撑层来支撑业态创新、平台业务、平台产品等;
七是,通过资源资本的整合,来实现对社会、机构与个人的资源与资本的整合;
八是,通过提升信息对称共享的程度,来实现平台的四大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减少交易风险、提升征信效能等;
九是,通过提升交易过程信息的透明度,来实现平台的三大功能:交易鉴证、信用管理、登记功能等。
可以说,从以上九个方面,可以剖析互联网艺术金融平台的系统与体系结构,这也是我们深入认知互联网艺术金融的基础与核心。
来源:中国经济网 西沐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