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壮大的巨富阶层让纽约的艺术品拍卖会成交额屡破纪录。新富豪尽管初涉拍卖市场,却个个胆识惊人,目标直取天价顶级艺术品。
近期,印象派和现代派画作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Christie's)和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行情火爆,预示着艺术品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淘宝热潮。
克里斯蒂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总成交额达到4.914亿美元,超出竞争对手苏富比拍卖行,创下单次拍卖会总成交额的最高记录。“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克里斯蒂拍卖行首席拍卖师克里斯多佛·伯格(Christopher Burge)感叹道。有两位电话投标者以50万美元为加价幅度,竟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912年创作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夫人II》(Adele Bloch-Bauer II)。其中一位竞拍者最终以8,790万美元将其收入囊中,但这位竞拍者始终不愿透露身份。
拍卖会屡屡创下新纪录,与不断壮大的巨富阶层对拍卖市场的推动是分不开的。根据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和凯捷公司(Cap Gemini)6月份发布的《2006年财富报告》(2006 World Wealth Report),金融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人数在去年已跃升至8.54万人。
尽管很多富豪都是初涉拍卖市场,但却个个胆识惊人,目标直取那些高价艺术品。“让我感到新奇的是,那些初次体验艺术品竞拍的客户们,一上来就瞄准了最顶级的收藏品。”克里斯蒂拍卖行印象派和现代派画作负责人盖伊·贝奈特(Guy Bennett)说道。他提及一位金融巨子,在去年一年间买下3副莫奈(Monet)风景画。“这3幅作品全都是顶级画作,同时也是他(这位金融巨子)买进的第一批画作。”
据苏富比拍卖行的戴维·诺曼(David Norman)回忆,在伦敦曾有一位美国人出资1,200万美元,拍得两幅印象派和现代派的画作。诺曼指出,无论如何,从总体上来说,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开始涌进纽约艺术品拍卖市场。尤其是在去年这次成交额达2.386亿美元的苏富比拍卖会上,美国本土买家不足买家总数的一半,来自欧洲、日本、韩国和加拿大的买家则占了大半。俄罗斯人也参与进来并开始购买顶尖艺术品。苏富比拍卖行对外宣称:在最近10场顶级拍卖会中,“一些全新的面孔对顶级艺术品频频举牌并最终成功买进。”
如此看来,那些来自蓬勃发展的金融业的客户――对冲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和金融衍生产品专家――似乎别有一种独特的购买风格。“他们早已习惯于对大笔资金快速做出投资决策,整个决策过程通常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诺曼说道。
来自纽约曼哈顿的画商理查德·费根(Richard Feigen)表示这一现象并不稀奇。“艺术品市场的每一次热潮,都会有新买家涌进,在各处拍卖会上大肆买进艺术品。”费根指出。好莱坞大亨戴维·格芬(David Geffen)、化妆品巨头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和酒店巨富史蒂夫·永利(Steve Wynn),都曾通过理费根投资艺术品。“新买家,尤其是那些在艺术品市场造成轰动的新买家,通常都喜欢匿名。”他说道。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