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光影盛宴 丝路共享 |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10月15日在福州开幕
光影盛宴 丝路共享 |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10月15日在福州开幕
2019-10-17     阅读字体大小: [中] [大]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15日 14版)
 
10月15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福州开幕,“金丝路”传媒荣誉评选、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交流等六大主体活动、95项配套活动将陆续展开,持续至10月20日。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充分展现新中国70年电影发展成就,和艺术魅力的同时,旨在重点搭建“一带一路”电影,交流交易国际平台,培育影视及相关产业链,推动“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产业交流走向深入。
 
 
首创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
 
一年一度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一带一路”电影人沟通政策、分享经验、凝聚共识、携手未来的重要平台。今年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相聚福州、共赴盛会。
 
本届电影节设置了“‘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合作”主论坛和“电影语言的时代创新——‘一带一路’电影大师对话”等6场分论坛,“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著名电影导演、制片人、电影机构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电影交流合作、艺术创新、电影高新技术应用、电影市场走向、电影人才培养、电影产业升级等专题,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电影事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门设置了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为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印度等在内的11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各自电影文化产业政策、探求共同发展的活动平台。据悉,此举在我国各大电影节中尚属首创。
 
此外,与年轻人互动最为密切的“一带一路”大学生电影展,还将通过专家评选、联合创作、学术盛典等方式,挖掘并培育一批优秀青年电影人。
 
 
160部优秀影片集中展映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电影作为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
 
本届电影节上,中外优秀影片“美美与共”,展现各具特色的电影文化。“金丝路”传媒荣誉单元,已征集到俄罗斯、印度、伊朗等国家共400多部参评优秀影片,涵盖“一带一路”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影展映环节,设置了丝路电影风采、经典电影回望、纪录电影、虚拟现实(VR)特展、“一带一路”大学生电影展等单元。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部候选影片中,精选出的160部优秀影片将集中展映。其中,100部影片曾获得电影节奖项或提名,国际首映、亚洲首映、中国首映的电影占比达21.9%。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届电影节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传递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各国嘉宾云集的开幕式晚会,将创新演出形式,以电影对话为主线,串联红色传承、“一带一路”、中国精神三大主题。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中唯一一部荣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的影片——《古田军号》剧组将亮相,展示中国电影人一代接一代的红色传承;《中国女排》导演陈可辛将携手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为大家深情讲述中国女排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动人故事。
 
本届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交流活动,也选择在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举办。海报画展、沙龙对话、创投看片、电影展映、影视培训等活动,多渠道、多角度传播中国文化,让各国嘉宾走进福州古厝,近距离感受闽都文化魅力。
 
据介绍,本届电影节的群众参与度、互动指数将创历届新高。
 
 
一批版权引进项目签约
 
从结成战略联盟,到产业合作落地日益热络,是本届电影节的一大亮点。
 
据悉,目前已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所电影机构参与本届电影节电影市场活动,涵盖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公司、资方、行业协会等,已征集影视交易类项目近2000项。一批涉及影视基金、电影合拍、版权交易等领域的项目将在电影节期间签约。
 
本届电影节上,还将成立“一带一路”电影基金,举办“丝绸之路产业联盟”签约仪式,围绕搭建交流平台、发布影视政策、展示电影交易成果三大主题,增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影视产业的黏合度。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不仅要为电影人、为老百姓打造光影盛宴,还希望成为展示中华文明、中国精神的窗口,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纽带。“我们相信,会有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通过这个平台大放异彩,会有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通过这个平台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搭建艺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平台
 
穿越沙漠的驼铃,曾经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紧密相连。如今,借助现代电影艺术搭建的文化桥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有了心与心相通的新途径。
 
 
2014年,福州作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分会场,吸引了 “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众多电影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透过一块块大屏幕和一部部电影作品,世界各国的电影人在“有福之州”携手续写丝路情缘。
 
 
“电影智慧”助推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老、神奇的路,吸引我来到中国。在温暖、秀丽的福州和大家交流电影,是美好的艺术享受。”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阿塞拜疆《老城情事》剧组代表在闭幕式红毯的寥寥数语,代表了很多国内外电影人的心声。他们交流电影艺术的愿望,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得到实现。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丝路主题国际纪录片学术盛典、丝路国际电影学术海报盛典……历届电影节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搭建了一个又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产业合作的平台,将“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电影机构、出品方、制片方等联系到一起,汇聚起令人惊奇的“电影智慧”。
 
5年来,在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推动下,色彩多元的各国电影文化在彼此的电影节之间畅快流动。今年12月,柬埔寨亚洲电影节将在金边举办,主办方已向丝路电影节(福州)发出了邀请。
 
 
搭建平台 孵化人才
 
“多年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经不仅是‘民心相通’的平台,在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方面都促成了丰富的交流与实践。”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政策沟通上,今年将在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发布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电影大数据白皮书(2017)》基础上,开展多形式的政策沟通、推介。“我们将通过电影产业联盟高峰会暨产业交流会、丝路国家电影推介馆等活动,发布‘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项目政策,促进深度对接。”
 
在贸易畅通上,将依托看片会、创投会等活动,促成影视版权交易,打造电影IP及人才孵化器,让福州成为“一带一路”青年电影人创作的摇篮。
 
 
在资金融通上,本届电影节将成立“一带一路”电影基金和“丝绸之路产业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城市品牌推广和新的经济增长。
 
 
为电影人搭建深度对话平台
 
经过5年发展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成为福州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以电影为纽带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各国开展深度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福州文化产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
 
 
(图为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论坛效果图)
 
“我们的文化中有很多共同元素有待挖掘,可以共同讲述民族文化的故事。”土耳其制片人穆拉特·亚伍兹的一番话,道出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蕴藏的蓬勃商机。
 
早在2017年,福州就配合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打造了中外合作论坛、电影海报学术论坛等,邀请国内外电影人共商电影繁荣发展大计。在去年举办的第五届电影节上,福州邀请“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影视投资机构及影视制作公司加入创投,有18部作品与资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促成战略投资额度约23亿元。这次,福州为世界各国、地区的电影机构、电影人提供了更宽广的共商、共建、共享平台,其间将有一批涉及影视基金、电影合拍、版权交易、影视基地等领域的项目签约。
 
福州文化产业正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设立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品牌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对文化产业园区、企业、项目扶持力度等相关举措不断推出。
 
 
(图为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论坛效果图)
 
目前,以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当地龙头文化企业,向东南亚、中东、美洲、非洲等地区不断延展文化产业,已与20多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开展深度合作,连续3年获评全国文化企业30强。去年,福州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02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文化产业已成为福州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70个大中型文化设施落地福州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是福州发展的助力者和见证者,为福州文化繁荣发展增添了动力。自2014年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办以来,福州坚持大众共享的办节理念,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电影节活动,致力于打造“电影的盛宴,人民的节日”。
 
“每一届电影节期间,福州都组织电影放映队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免费放映活动。”福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电影节参与更广泛、互动更多元、服务更贴心,我们将努力办好一场盛大的电影嘉年华。”他介绍,今年计划展映电影400场次、高校露天放映电影40场次。
 
文化惠民不只表现在电影节。近年,福州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兼具群众性、大众性与互动性,不收费、零门槛。结合传统节日,福州还举办了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元宵灯会等,前者每年参与人数达30多万人次,后者则接近百万人次。
 
此外,福州还通过持续开展进农村、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的“文化惠民七进”活动,将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2015年以来,福州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陆续建成并开放70个大中型文化设施,为福州常态化、广泛性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并逐渐形成了“一乡(街)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牌”,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来源:人民日报